智享未来∣南沙生命科学论坛•专题研讨会第2期——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智慧健康
发布日期:2022-05-25 14:31:1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5022
一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之健康是立国之基。“健康中国”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事关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提升,维护人民健康的任务已从被动治疗提升到主动预防与监测。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监测已成为国家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在政策支持、经济提升、科技进步等多方推动下,已呈井喷之势发展,智能化、健康化等特性越发明显,促使医学领域出现了巨大飞跃,让“精准医疗”变为可能。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面临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增长空间,未来将更加多元化和生态化。
为加强智能可穿戴设备与精准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探讨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的机遇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联合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22年5月28日下午14:00-17:20举办“南沙生命科学论坛·专题研讨会第2期:智能可穿戴设备与智慧健康”。期待您的莅临!
一、会议安排
时间: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14:00 - 17:20
举办方式:线上直播
主持人:陈炜 教授
扫码观看:
B站端
微信端
二、会议议程
14:00 - 14:10
开幕致辞
金力院士
14:10 - 14:50
血压图(Tonoarteriography): 一种新型无扰式可穿戴连续血压测量技术及其在重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前景
张元亭教授,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14:50 - 15:30
面向医疗健康的柔性智能感知技术
任天令教授,清华大学
15:30 - 16:10
智能可穿戴泛在系统
邓方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16:10 - 16:50
可穿戴泛在感知与智慧医疗
李烨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6:50 - 17:20
交流讨论
三、嘉宾介绍
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院长,德国马普学会外籍会员。主要从事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群的起源和迁徙、人类复杂遗传病和计算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迄今,在Cell,Nature,Science,Nat Rev Genet,JAMA,JCI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0多篇,被引6.1万余次。曾获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卓越科学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第一完成人)、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张元亭,教授,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COCHE)总监和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座教授,IEEE生物医学工程综评学报总编辑。曾任美国苹果公司硬件与传感设计师及健康技术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部首任主任,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SIAT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创所所长,IEEE生物医学工程奖评审委员会主席以及IEEE创新健康技术奖评委。曾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包括IEEEEMBS优秀论⽂奖、IEEE- SA开发新标准IEEE1708领导贡献奖和IEEE-SA 2014新兴技术奖。由于对可穿戴与移动健康技术的贡献,张教授被选为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IAMBE)院士、IEEE 会士、AIMBE 会士、 AAIA会士、MSigmaXi和 MAAAS会员。
报告摘要:报告将首先概述健康工程的基本概念与社会需求,尝试采用融合(convergence)方法整合从分子、细胞、器官到系统的生物层次中多个尺度的技术,以血压图【Tonoarteriography(TAG)】——⼀种可穿戴,无扰式(unobtrusive),无袖带血压估计的“MINDS”技术为重点,结合纳米生物标志物检测、医学成像和机器学,以预测急性心血脑血管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为例,本次演讲还将试图说明融合方法应允许实施具有预测性、预防性、精确性、普遍性、个性化、参与性、抢先性和以患者为中心的8-P健康范式。
任天令,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2011-2012年为Stanford大学访问教授。致力于新型智能微纳器件与芯片的研究,包括新型存储器、智能感知器件与系统、二维器件与芯片等。承担多项国家重要科技项目,获得多项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获发明专利70余项。近年来,担任IEEE电子器件学会副主席(中国大陆首次)、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执委(中国大陆首次)、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等重要学术任职。两次荣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
报告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于医疗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一系列的新技术支持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相对于传统的医疗健康技术手段,基于柔性电子技术将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便携性、及时性、智能化、网络化等显著特色。本报告将重点介绍近年来清华大学团队研究的基于石墨烯等纳电子材料的若干代表性新型柔性智能感知器件、可穿戴系统,以及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也将对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邓方,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智能群系统、智能可穿戴泛在系统等研究。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项目等多项,参与研制的装备已列装我军多个部队。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奖等科研学术奖项多项。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青工委副主任;是IEEE TSMCS、自动化学报、指挥与控制等期刊编委。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杰青。
报告摘要: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庞大,前景广阔,产业发展蓬勃。智能可穿戴泛在系统是架起人类与机器合作融合的有效桥梁,存在续航时间短,感知能力差,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智能可穿戴泛在系统旨在构建以能传合一节点为基础,以能源传感网,通信控制网,博弈决策网三网合一为纽带的智能可穿戴感知系统,通过开源节流、融合感知、智能决策的手段提升人类有限的感知与执行能力、机器的决策和辅助能力,实现人-机-环的安全顺畅的交流合作。
李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所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 Fellow,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会RSPH Fellow,健康大数据国地联合工程中心主任,中科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近年来围绕可穿戴泛在感知、健康大数据智能计算,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中科院先导专项、国自然联合基金等重要项目;共发表文章150余篇,被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件并实现9件转化,获3个医疗器械注册证和1项欧盟CE认证,主笔电子健康相关国家/行业标准3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专利奖、中华医学会卫生管理奖等。
报告摘要:心血管急性事件70%发生在医院以外,其短期预测与防控是临床中的最大挑战,主要难点在于全天候连续健康信息获取难、多维度大数据挖掘精度不足。本研究面向心血管健康状态的全生命周期泛在感知、智能挖掘、精准预测等多学科交叉的难点问题,应用医学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研究了多种生理信号“无感”检测的新理论,实现了多生理信号测量的芯片并实现转化和量产,推进了全天候监测的可穿戴设备普及;进一步,提出了可穿戴心电、血流动力学特征的智能诊断算法,融合心脏传导、结构、功能等多维度状态表征,结合真实世界的电子病历大数据,提升了心血管疾病模型的精度并实现智慧医疗的临床应用。
陈炜,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专家,智慧医疗电子中心主任、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生物电及睡眠表型负责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健康医疗电子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融合信息科学、临床医学、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新型医疗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担任IEEE传感器和系统理事会中国分会主席、IEEE EMBS可穿戴系统技术委员会区域代表、IEEE JBHI和TNSRE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顶级期刊副主编、著名综述期刊IEEE RBME执行主编。
四、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
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
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广州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球校友会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GREATER BAY AREA INSTITUTE OF PRECISION MEDICINE
版权所有©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粤ICP备20210388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