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第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诚邀全球英才参加
发布日期:2022-11-09 15:06:3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3584
一、论坛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面向全球优秀青年学者的学术盛会,论坛旨在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围绕国际精准医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和产业重大突破方向展开研讨。本次论坛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的交流,增强不同研究领域的合作,加强对研究院的全面了解,吸引优秀青年学者来研究院发展,也是研究院广纳贤才的重要平台。
二、论坛主题
(一)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核酸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糖组学、影像组学、单细胞与空间组学等前沿生物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二)生物医学大数据技术与产品研发
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大数据技术、数据库产品与人工智能产品研发。
(三)重大疾病临床精准防诊治方案及相关技术、产品研发
重大疾病临床精准防诊治方案、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及相关产品研发;重大疾病早筛与精准诊断产品研发;干细胞、细胞治疗与免疫治疗技术与产品研发;抗体药物、蛋白质药物、疫苗、天然药物、靶向药物等创新药物研发。
(四)生物医学工程与精准医学交叉应用技术研发
创新医疗器械与生物医学新仪器、新设备研发;智慧病理与生物医学影像技术与产品研发。
三、邀请对象
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在相关前沿研究、临床转化或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拟投身前沿研究或应用转化研究的全球优秀青年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不超过45周岁)。
研究院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科研及转化条件,欢迎来电咨询或登陆研究院官方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了解详情。
四、时间安排
论坛报名截止日期: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24:00
发送正式邀请函日期:2022年12月1日-10日(论坛议程详细信息届时在邀请函中载明)
论坛举办日期: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7日全天(线上+线下)
论坛线下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五、论坛形式
本届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时请注明参加线上或线下,研究院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和学术水平评价后,将在2022年12月1日-10日间向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学者发送正式邀请函,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线上参会或欢迎在国内符合防疫要求的学者现场参会。
六、报名方式
有意参会的优秀青年学者请于2022年11月30日前发送个人简历(含证明材料)到邮箱hr@ipm-gba.org.cn(付老师)。
邮件标题注明:“姓名+线上(或线下)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报名”。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付老师
联系电话:020-66333086
联系邮箱:hr@ipm-gba.org.cn
研究院官网:http://www.ipm-gba.org.cn/
微信公众号: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八、温馨提示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为确保本次论坛的顺利举行和参会人员的身体健康,研究院将根据地方疫情防疫工作要求对线下的参会人员提出防疫要求,并提前收集健康码等相关信息,相关安排详见正式邀请函。
九、研究院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Greater Bay Area Institute of Precision Medicine(Guangzhou)】(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复旦大学三方共同举办的省属事业单位,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广州市南沙区。
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担任院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鑫华教授担任执行院长,围绕重大疾病精准防诊治研究,设立遗传疾病、肿瘤防治、神经疾病和老年健康4个研究所;聚焦重大产业技术方向,设立健康医疗电子、智能医学、线粒体遗传与健康、类器官与再生医学、细胞治疗与免疫治疗、原创新药、精准诊断和基因组技术8个研究中心;以提供生物医学高端技术服务为目标,设立核酸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精准医学大数据等10个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研究院已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获批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同时,研究院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联盟理事单位和广州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的发起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
研究所介绍
遗传疾病研究所
聚焦遗传疾病、罕见病等,解析疾病发生发展机理,研发早诊早筛与基因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
肿瘤防治研究所
针对常见恶性肿瘤,开展流行病学和精准防诊治方案研究。
神经疾病研究所
围绕神经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开展精准防诊治方案研究。
老年健康研究所
解析增龄相关生理病理机制,针对常见老年疾病,发展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方法。
研究中心介绍
健康医疗电子研究中心
研发和设计面向大众健康及保健的电子医疗设备,用于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相关领域。
智能医学研究中心
以数据为基础,以算法为核心,解析疾病风险,探索新药靶点,增强临床决策,改善人类生活。
线粒体遗传与健康研究中心
阐明线粒体遗传在疾病发生、预防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生物学机制,推动应用转化。
类器官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建立人类疾病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发展类器官培育、类器官高通量药敏系统、类器官疾病及再生医学等前沿技术。
细胞治疗与免疫治疗研究中心
聚焦恶性肿瘤、自体免疫性疾病等,研发细胞治疗与免疫治疗的新产品、新策略与新方法。
原创新药研究中心
发现和验证新型药物靶点,开发新型动物模型,阐明分子药理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精准创制新形态药物。
精准诊断研究中心
基于多组学技术,发现新型生物标志物,研发用于疾病早筛、早诊和伴随诊断的新产品,研发分子病理和分子影像诊断新技术和新产品。
基因组技术研究中心
研发人类基因组、宏基因组、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赋能临床应用转化。
平台介绍
实验动物中心
面积1875㎡,屏障区850㎡,总笼位8000以上,配套微生物实验室、解剖室、临检室和病理室,是南沙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可以对外开放提供服务的动物实验平台。
核酸组学平台
涵盖试剂、样本、文库、质控及测序等五个功能区,引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高通量测序上下游全套服务。
代谢组学平台
配备ZenoTOF 7600、Qtrap6500+质谱系统,涵盖样本存储、制备、检测、数据分析等功能,可提供高通量、超灵敏代谢组学、脂质组学检测服务。
蛋白质组学平台
配置TimsTOF Pro2、rapifleX MALDI-TOF/TOF、Qtrap6500+质谱系统,可提供精准蛋白质组学、修饰蛋白质组学、糖组学及质谱成像检测服务。
分子与细胞影像平台
包括显微成像和动态活细胞成像分析模块,配备有流式分选仪、活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共聚焦显微镜和超分辨显微镜等众多先进的设备,提供显微成像以及流式分析分选服务。
单细胞生物学平台
配备有流式分选、10X Genomics高通量单细胞液滴文库构建工作站、美天旎8通道全自动温和组织处理器等仪器,提供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服务,致力于微流控与显微成像等单细胞分析技术开发。
类器官与细胞治疗平台
面积800㎡,其中C级和B级洁净区450㎡,为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基于类器官的新药研发及细胞产品临床试验提供支撑。
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
提供数据安全的软硬件环境;建设支持生信计算、存储集群及具有标准化工程化服务能力的生信分析团队和分析流程。
创新医疗器械平台
为创新医疗器械科研和产业化提供仪器设备支撑、电子工程技术开发、医疗器械注册等服务。具备硬件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外观与结构设计、整机系统评估、微弱电信号测量与采集等技术能力。
十、团队介绍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通过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面试会、建立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博士研究生学术交流研讨会和校园招聘等方式,高标准、高质量建立起一支人才队伍。
研究院现有全职员工共116人,其中博士学历人员占36%;已引进15名全职PI;2022年共8人获广州市南沙区高端领军人才认定。
金 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院长,教授,博导,德国马普学会外籍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环境与预防学部副主任,中国遗传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十三五”国家精准医学专项专家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遗传学及遗传流行病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和计算生物学,在Cell、Nature、Science、Nat Rev Genet、JAMA、JCI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0多篇,被引6.1万余次。研究成果2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林鑫华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执行院长,类器官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类器官技术、肺脏等重要组织器官发育与稳态维持的调控机制。以小鼠为模式动物,结合干细胞及类器官培养体系,研究细胞互作、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对肺的发育稳态与再生修复的调控机制;探讨信号转导、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在干细胞调控及相关人类疾病(如肿瘤、先天性缺陷等)中的作用机制;开展类器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类器官培养新材料、病毒感染机制、疾病模拟与治疗、肿瘤精准医学等)。近年研究工作阐明了哺乳动物肺发育与稳态维持的重要调控因子及相关机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 Cell、Nature、Nat Cell Biol、Dev Cell、Cell Res、Nat Commun、J Clin Invest 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85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25篇),总被引超过7500余次,生物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学者。
顾正龙
国际知名遗传学家,现任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助理院长、线粒体遗传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康奈尔大学客座教授。2021回国前任康奈尔大学营养科学系终身正教授。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线粒体与疾病、基因组功能与进化、多基因调控网络的功能和进化等诸多领域,在多种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逾60余篇,包括Nature、Nature Genetics、PNAS、Genome Research、FASEB、MBE、JBC等,文章被引用总计超 4700次。多次受邀在杜克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NIH、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发表演讲。
韩涟漪
博士,生物信息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智能医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双聘研究员。原美国国家卫生院资深科学家,腾讯美国医疗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腾讯专家研究员,曾担任国内首个针对心衰患者的人工智能慢病管理平台(诺华腾讯合作)技术负责人。在生物信息和计算机药物辅助设计领域发表了70+篇SCI收录的文章,16项AI医疗领域的美国专利。是医疗AI的慢病管理领域的专家, 也在生物计算和CADD的20年科研经历中,利用AI技术/统计学习/深度学习来解决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多模态医疗信息学以及真实世界证据和数字化生物标记物的研究。目前总引用数11000余次,H-index 35。
沈 侠
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名誉研究员;致力于统计遗传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多组学大数据整合分析,研究领域涉及数理科学、计算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归国前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 (Karolinska Institutet) 两所国际知名院校生物统计学与统计遗传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至2021年曾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50余篇,总引用逾2400次,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Circul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
贾慧珏
共生菌群领域国际知名专家,2022年全职加入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并担任研究员,组建人体共生微生物组与健康实验室。主要致力于宏基因组参考数据集、菌株集和复杂疾病的研究,把传统上以肠道菌群为主的团队带入口腔、生殖道、尿液等更具挑战的科研与应用领域,完整解析各部位菌群的遗传与环境因素,并把复杂疾病标志物的研究迈入因果关系解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成果包括Cell、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dicine、Nature Genetics、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等杂志论文,已获批国内外专利1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2020年,荣登科睿唯安高引学者榜,目前总引用数8000余次,H-index 32;担任Nature子刊及综述子刊审稿人;受邀出版首部人体共生微生物组与疾病研究英文专著,已由Academic Press/Elsevier全球发行(ISBN 978-0-323-91369-0)。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GREATER BAY AREA INSTITUTE OF PRECISION MEDICINE
版权所有©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粤ICP备20210388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710号